![]() |
||||
![]() |
||||
|
||||
![]() |
美國衛星600顆,俄羅斯135顆,中國衛星令人傲驕,北斗出彩 | ||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2/9/6 閱讀:1061次 | ||
人類在很久以前**夢想著能夠像鳥兒一樣有一對翅膀,能夠飛上天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有的人開始付諸于行動。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背后裝上巨大的翅膀,從懸崖上往下跳。當然,因此殞命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但是人類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發明了**早的無人機一一木鵲,可以在天上連飛三天不落下來,但是同行批評是不務正業,于是魯班**放棄了自己的這個夢想。 試想如果當時魯班的這個發明能夠得到人的認可并得到鼓勵的話,說不定飛機的發明**要早數千年。
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 那么飛機是誰發明的呢?是美國的萊特兄弟,時間是1903年12月17日,這對兄弟****完成了在空中的飛行,而且這次飛機的飛行中難能可貴的是人類可以控制其飛行的起落和速度,讓飛機成為人類可控的飛行器,為后續飛機的飛行成為可能。 中國的第1架飛機是1908年馮如發明并制造的。
人類終于像鳥兒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但是人類還不滿足,還想到太空中去看一看,去走一走。 但如果國家沒有實力,要想去太空中看看走走,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問題,科技**是生產力,科技發展了,人類的夢想才有可能實現。 美國在1958年1月31日發射了本國****顆衛星“探險者1號”,距今已經過去了62年。也**是說美國人想看看宇宙的情況,只有60來年的時間。
而蘇聯早前的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蘇聯發射人造衛星的時間比美國還早了一年,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造衛星,它每天可以在蘇聯上空通過兩次,可以說開辟了了解宇宙的第1步。 現在人們對人造衛星可能不會陌生了,但是對于人造衛星的分類,可能有的人不是很熟悉,它是根據它的作用來分類的。比如有資源衛星,它的作用**是來勘探地球資源的。比如有軍事衛星,它在軍事上用作偵察之類的。還有通信衛星,科學衛星,星際衛星等等。
依靠人造衛星反饋的數據,人類在方方面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在現今高科技發展下,各國發射的衛星數量不斷地在增加。 美國發射的衛星的數量是**多的,有600顆,而蘇聯在解體制之后,發射衛星的速度被美國趕超了,有135顆,而中國作為后起之秀,其迎頭趕上的速度以及數量都令人欣喜,令人傲驕。
人造衛星升上空之后人類還不滿足,還想自己親自登上外星球去看看。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搭載的宇航員實現了人類歷****邁向月球的第1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非常驕傲地說,“雖然自己是邁出了一小步,但是人類卻是邁出了一大步! 人類多少年來都向往能上月球去看一看,看一看神話傳說里月亮里的舞姿翩翩的嫦娥,伐樹的吳剛,以及乖巧的玉兔,直到2005年,楊利偉讓中國人登上月球,不再是夢。
GPS定位系統,不但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還在軍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了美國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世界上第1個進入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是蘇聯人,他的名字叫加加林。1961年4月,東方1號載著加林圍地球轉了一周,用了1小時48分鐘的時間,他是第1個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加加林凱旋而歸,全世界為之沸騰,同時他也被升為少校,從此各種榮譽加身,并且出訪了20多個國家,他成了蘇聯人的英雄。但是,不幸的是,在1968年3月份的一次訓練飛行中,34歲的加加林因為飛機出現故障而發生了空難。 中國的航天事業雖然起步比較晚,在1970年4月,中國發射的第1顆人造衛星叫“東方紅”1號,運行了114分鐘,也**是1小時54分鐘,開啟了中國人的航天夢。
2003年,是特別值得紀念的一年,中國人也登上了太空。中國登上太空的第1人叫楊利偉,開啟了中國人登上太空的第1步。1965年出生的楊利偉,是遼寧人。楊利偉登上太空,平安返回之后,被授予“航天英雄”,同時獲得200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獎。 2005年,宇宙中有一顆小行星用楊利偉的名字來命名。2008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現在隨著科技的****中,截止到2020年1月份,中國發射的人造衛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400顆,已經趕超了俄羅斯,僅次于美國。
2020年6月份,中國人自己研制的北斗導航系統的**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北斗導航系統已經開始成熟。 北斗導航系統是繼美國的GPS導航系統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后的,全世界第3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導航系統不僅為我國人民服務,也為世界他國服務,比如我國的好朋友巴基斯坦**開始使用北斗導航系統,在國家的軍事和民用上服務。 前路漫漫,科技在發展,中國人要想取得更大的****,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 |
||
|
相關評論 |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